醫生對澳洲酒的發展,往往扮演著先鋒的角色。奔富(Penfolds)的彭福醫生當然是先驅,他那時種葡萄釀酒是為了給病人做藥物,想不到現在成為澳洲最出名的酒。
其他各產區也有不少醫生率先創立酒莊,既成為名莊亦成為名區的例子,例如西澳洲的瑪嘉烈河,以及維省最接近墨爾本的雅拉谷( Yarra Valley)。
1970年,米道頓醫生(Dr. John Middleton)在雅拉谷的百合谷(Lilydale)種葡萄,酒莊命名瑪麗山(Mount Mary)。米道頓醫生是完美主義者,釀成了幾款酒,產量合共約3000箱;是為五種葡萄混和、波爾多風格的Quintet (五重奏),布根地風格的黑比諾,三種葡萄的白酒Triolet (八行兩韻詩),還有霞多麗白酒。
瑪麗山的出品,很早就被愛酒人爭購,產量少而不易得。不過香港卻有少 量供應,所以香港的代理是水準極高的,以前代理是佳年洋行。
2005年,米道頓醫生高齡辭世,年82歲(1924-2006)。他造酒直至2005年,要試他的酒就要現在把握機會了。2006年的紀念版也上市,酒標上註明紀念米道頓醫生。
瑪麗山的酒,都可以陳年10年以上,才發揮潛質。2005和2006買回來也不必急著喝,大可等到十年後或十五年後才紀念米道頓醫生。
時間飛逝,趁新上市不買一些酒的話,將來成熟時就難以買到了。眨眼十年過去。我還有1995年的Quintet 和 1996年的Triolet,現在飲應該甚適合。
現在瑪麗山有米道頓的家人打裡,試過2006年的酒,就不用擔心此酒莊的前途了!
總編輯 劉致新
香港 酒經月刊 Winenow Monthly September 2009